激發思政工作活力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
——全省基層思政工作示范點經驗交流會暨“皖若春風”農村思政大舞臺省級示范活動側記
9月21日至22日,秋雨綿綿,全省各市委宣傳部思政工作科(處)室負責同志、各市推薦基層單位思政工作負責同志齊聚太湖,全省基層思政工作示范點經驗交流會暨“皖若春風”農村思政大舞臺省級示范活動在這里如約舉行。
22日上午,眾人圍坐會議室內,精神抖擻、奮筆疾書。隨著安慶市委宣傳部負責同志致辭完畢,一場思政工作交流會火熱“開課”。
會上,各市基層思政工作示范點負責同志分享、交流了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做法和寶貴經驗。從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的職責使命,到為人民服務、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的初心不滅,全省思政工作者代表打開話頭,依次介紹各示范點的創新做法,件件有看頭,件件有學頭。
安慶一中以“傳承紅色基因、為偉大復興鑄魂育人”為題,太湖縣委宣傳部以“用‘大思政’格局、推動‘微思政’落地”為題,代表安慶市分別作交流發言。
作為革命先烈陳延年、陳喬年的母校,安慶一中將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、長效化,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始終。該校深挖革命資源,鑄牢信仰之“本”,通過開設“延喬班”、編輯校史愛國人物傳記教材、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政活動等方式,在學子心中刻下“愛國”二字,用先烈之至誠,夯實信仰之根。同時,立足社會實踐,組織紅色主題研學活動,成立全省首個“模擬政協”社團,帶著學生走進基層,服務社區……以實踐為媒,承載濃濃愛國情,行愛國路,入報國門。
太湖縣堅持以“大思政”格局推深做實農村“微思政”,會前,全省各地的思政工作者已走進太湖農村,親身體驗了解太湖縣思政工作開展情況。
21日15時,在江塘鄉大塘村,村“公德超市”里商品琳瑯滿目、積分榜入門可見。如今,戶戶比積分、人人比貢獻在該村蔚然成風。在11戶黨員家庭的帶動下,35戶農戶主動出售了散養家禽,130余戶農戶變家禽散養為圈養,道路、庭院干凈整潔度明顯提升;南塘組組長吳的保義務為本組栽種綠化植物100余株……
去年,大塘村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36.5萬元,全村人均年收入2.5萬元,村級固定資產達2312.5萬元。近年來,先后獲評“國家森林鄉村”“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”等榮譽稱號。
15時40分,在大石鄉卓鋪村,“到處能見紅色標語?!薄斑@一塊活用土墻,做成紅色記憶歷史長廊,很值得學習?!薄宦纷邅?,紅色文化與當地人文景觀自然相融。
近年來,該村大力弘揚紅色文化,立足大石嶺農民暴動秘密會址、建設兵工廠、渡江戰役文化小廣場等紅色資源,弘揚紅色文化,增加村莊底蘊。
16時30分,在徐橋鎮湖濱公園農村思政大舞臺前,百余名村民坐在臺前,等待表演開始。孩子們翹首以盼,紅領巾隨風而動;年輕人個個仰起頭,迫不及待;老年人紛紛拿出手機拍照,并在朋友圈分享……演出以紅歌、舞蹈、戲曲、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、倡樹文明新風等。表演結束后,不少村民還主動留下打掃衛生。
該廣場由徐橋鎮投資80多萬元,對東湖沿岸湖濱路廣場進行升級擴建而成。通過添置娛樂、休閑、健身設施,新建文化大舞臺和階梯式看臺,完善燈光、座椅、文化宣傳標志標牌等設施,結束了鎮區居民休閑娛樂沒有場地、文藝演出沒有舞臺、體育健身沒有器材的歷史,群眾性文化文藝活動常態長效、豐富多彩。
這兩天,一路雖有細雨,但眾人腳步不止、學習不息。與會人員紛紛表示,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,活學活用好經驗好做法,創新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,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,把廣大群眾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。
近年來,安慶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,開展弘揚時代新風和移風易俗行動,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,培養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新時代農民。目前,安慶建成安慶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、安慶一中、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區三家安徽省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。下一步,安慶市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及時總結提煉,形成特色品牌,著力打通思政工作“最后一公里”,為奮力譜寫好現代化美好安慶新篇章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