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底前建成8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
累了能歇腳、渴了能喝水、手機能充電……5月26日,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,今年10月底前,我市將新建8個交通運輸行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(工會驛站),為出租車、貨車司機等建立溫暖港灣,幫助他們解決在工作中面臨的飲水難、休息難等問題。
網約車、出租車、貨車、公交車司機等交通運輸行業戶外勞動者是城市便利生活的提供者,然而長期以來,“吃飯難、喝水難、休息難、如廁難”卻成為困擾這些戶外勞動者的大難題。按照5月22日印發的《全市交通運輸行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(工會驛站)建設實施方案》,今年我市將大力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(工會驛站)建設,幫助交通運輸行業戶外勞動者解決急難愁盼問題。
我市交通運輸行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(工會驛站)建設分為自建和共建兩種方式。自建由縣(市)交通運輸主管部門、市直屬交通單位利用現有的交通基層站所等設施改造建設。共建則由縣(市)交通主管部門與交通運輸相關單位,利用物流園區、客貨運樞紐、公交場站、港口碼頭、重點工程建設工地等場所改造建設。其中,每個縣(市)交通運輸局本級新建服務站點不少于1家,市直屬交通相關單位新建服務站點不少于1家。
服務站點將按“有統一的標識名稱、有合理的建設布局、有健全的服務設施、有完善的服務功能、有建設運營主體、有規范的管理制度、有宣傳教育功能、有線上地圖可查”標準建設,使之成為黨的政策理論的“宣傳站”,交通行業為民辦實事的“服務站”。
目前,8個服務站點正在進行選址布局工作。此外,兩個現有服務站點正進行提升達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