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“僵尸車”挪窩需要標本兼治
為進一步規范路面停車秩序,避免廢棄汽車長期占用公共空間資源影響市容市貌,我市城管部門自4月起開展廢棄汽車專項整治行動。(《安慶晚報》4月20日)
我市開展廢棄汽車專項整治行動,向“僵尸車”“亮劍”,讓“僵尸車”挪窩,這是城市規范化、精細化管理的需要,也是廣大市民的殷殷期盼。畢竟,長期停放在城市背街小巷、人行道、公共綠地等公共區域里的“僵尸車”擠占了公共停車位和公共空間,造成交通擁堵,且嚴重影響市容市貌;長期停放的“僵尸車”中的有害物質如鋁、汞、鎘等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嚴重危害;更有甚者,占領消防、應急通道的“僵尸車”極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……可謂危害多多。
“僵尸車”之所以大量出現,除了極少數“僵尸車”車主出于“一己私利”考量,有意制造廣告“僵尸車”外,絕大多數是報廢車車主被動為之。一方面超低的回收價格對報廢車車主沒有吸引力,而城市又缺少專供報廢車輛停放的停車場,為圖方便一“拋”了之;另一方面,車輛報廢手續復雜,處理車輛違法成本遠遠高于回收價格,報廢車車主只能將車輛一棄了之?!敖┦嚒敝灾卫黼y,癥結還在于責任不清,分工不明,沒有找到真正管理它的主人。一拖了之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”式的治理,很難解決問題。
找到問題癥結,方能對癥下藥。讓“僵尸車”挪窩,須在兩個方面下功夫:一方面,完善車輛報廢制度,簡化車輛報廢手續,健全報廢車輛回收體系,提高報廢補貼標準,政府主導建設報廢車停車場……這些尚有許多“短板”要補。另一方面,厘清公安交通、城管、小區物業、街道等多部門責任,開展常態化執法。出臺科學的處置制度,包括“僵尸車”從發現、認定、登記、處置、倒查、追究各環節,由公安交警追查“僵尸車”信息并對其車主進行問責,讓車主亂拋亂扔“僵尸車”就要付出代價,從源頭上杜絕亂拋亂扔“僵尸車”行為。設立群眾“有獎舉報”制度,打一場整治“僵尸車”的人民戰爭。
總之,讓“僵尸車”挪窩,必須痛下“狠手”,既要從“標”上著手,強化公民的公共意識,自覺管好自家車;定期開展集中整治“大掃除”……又要從“本”上規范,出臺相關制度規定堵住“源頭”,完善責任嚴格執法。只要標本兼治,方法得當,措施有力,就沒有整治不了的“僵尸車”。
下一篇文章: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大考